hdtp.net.cn-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适合女士自慰时看的黄文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技術文章>>小麥無公害的技術規范

小麥無公害的技術規范

來源: 中國植保網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3-10-18  閱讀
無公害小麥生產技術的中心是:在選擇生態適應性強,生產潛力大和多抗性的優良品種前提下,采用適宜的健身栽培技術,建立合理的群眾結構,促進個體發育,提高個體水平的生產潛力及素質;生育期間采用適宜的調控措施,協調好群體與個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在達到小麥高產高效的同時,通過創造有利小麥群體與個體生長的環境條件,減少或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和用量,使得可持續地獲得無公害的小麥產品。 

    一、選用良種,適期播種

    我縣氣候冷涼,地形復雜,鄉(鎮)之間、陰陽地塊之間、塬坡不同地貌類型之間小氣候差異較大,因此選用良種的基本要求應是:冬性強,抗寒、耐旱、抗逆性好,適應性廣。根據多年試驗、示范,我縣宜選用晉麥57、銅麥3號、銅麥四號、普冰143、長武134等品種。

    在播期調節上應按照“適期早播”的原則,以減少干旱跑墑或防止連陰雨貽誤播期。掌握冬前應有≥0℃積溫600℃-650℃,主莖可見葉齡6-7葉,有三個以上的一級分蘗為宜。具體講東部塬區以9月20日左右,頁嶺及縣西高山地和陰坡地以9月上旬、山下平地以9月4旬播種較為適時,晚播回茬麥最遲不能晚于9月底。

    二、搞好種子處理,合理密植

    籽粒飽滿的大粒種籽貯藏的養分豐富,麥苗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分蘗發生早。因此,播前可選晴好天氣曬種2-3天,并用篩子除去雜質和秕瘦粒,用種衣劑拌種后再播。其播量要依據品種特性、地力水平、播期早晚、陰陽坡向靈活掌握,通過調節播量建造合理的群體結構。具體地講就是要“以地定產、以產定苗、以苗定籽”。在我縣每生產50公斤小麥籽粒,約需苗3.0-3.2萬,田間出苗率一般為75%左右。如有一塊地計劃畝產300公斤,約需基本苗18萬,選用的晉麥57,千粒重40克,種子發芽率為98%,每畝播量即為(kg/畝)=18(萬/畝)×40(g)×0.01(換算系數)÷(0.98×0.75)=9.8kg。晚播田塊應適當增加播量。一般每遲播3—4天增加播量1公斤。在播種方式上,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采用條播,以改變田間小氣候,增強通風透光性,促進個體發育。

    三、掌握小麥需肥規律,合理用肥

    研究表明:小麥每生產100公斤籽粒約需氮3kg,磷1.3kg,鉀4kg,三者之間比例約為3﹕1.3﹕4。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氮、磷、鉀吸收總量相應增加,這是確定無公害小麥生產中適宜施肥量的重要依據之一。

    無公害小麥生產的施肥應掌握如下五個原則。一是有機肥為主的原則。通過使用廄肥、堆肥和綠肥翻壓、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二是提高氮肥有效性的原則。提倡使用長效氮肥如包衣尿素、包衣碳銨,配合施用氮肥增效劑。在方法上應注意深施、嚴蓋。禁止使用硝態氮肥。三是以底肥為主的原則。有機肥及無機磷鉀肥全部用作底施。氮肥底肥與追肥的比例應掌握在7﹕3為宜。四是平衡施肥原則。通過測土配方施肥,保持土壤中養分輸入輸出平衡。五是無害化原則。農家肥及人畜糞便應充分腐熟達到無害化標準,化肥限量使用并學會安全間隔期。具體的施用量應根據目標產量、地力基礎、肥料品種靈活掌握應用。在追肥時間上,應掌握在返青期施用最好。若冬前發育不好、苗弱可提前到11月份進行,若群體偏大,有旺長現象,可適當推遲至拔節以后。

    根據土壤養分測定,我縣土壤肥力大體狀況為氮較缺,磷極缺,鉀較豐富。由于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因品種不同差異較大,平地與坡地的肥料利用率差異更大,所以肥料具體使用量不能一概而論,應合理掌握。據多年試驗和生產實踐分析,我縣要生產200kg左右的小麥籽粒,約施純氮7-8公斤(碳銨40-50kg或尿素16-20kg)五氧化二磷4-5kg(普磷33-40kg或二銨8-10kg),生產300kg小麥籽粒,約施純氮10-12公斤(碳銨60-70kg或尿素20-25kg),五氧化二磷7-8kg(普磷60—70公斤或二銨14—16公斤)左右較為適宜。

    四、以防為主,加強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采用適宜的病蟲草害防治措施,是減少環境污染,獲取無公害農產品的重要環節。在無公害小麥的生產中,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從農田生態的總體出發,以保護、利用麥田有益生物為重點,協調運用生物、農業、人工、物理措施,輔之以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進行綜合防治,以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農藥使用量,避免小麥農藥污染的目的。

    化學防治中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一是合理選用農藥。農藥品種與劑型要多樣化,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經濟安全的農藥新品種,禁止使用有機氯、有機磷類農藥。二是嚴格掌握有害生物防治指標,堅持病蟲害達標防治原則,沒有達到防治指標的麥田不得使用農藥,以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和麥田中農藥的總投入量。三是掌握農藥的使用劑量,以最佳劑量范圍的下限為宜,實行挑治,減少普治,減輕農藥對環境污染。四是嚴格掌握小麥收獲前農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一般在收獲前40天停止使用農藥,保證小麥達到無公害的衛生品質。

    在我縣小麥生產中應重點注意小麥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和地下害蟲(金針蟲、蠐螬、螻蛄、瞎鼢)、蚜蟲及野燕麥等多種雜草的防治和殺滅。

    五、一管到底,確保豐產豐收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種籽下地,管理上馬。首先要抓好出苗期管理。查苗補種,破板放苗,保證苗齊、苗勻、苗壯。二要抓好冬前管理。開展冬鋤,進行耙壓,化學除草,使小麥壯苗越冬。三要抓好春季管理。適時追好返青肥,積極開展春鋤松土保墑,對旺長麥田進行碾壓,控旺轉壯,并要嚴格注意天氣變化,采取煙熏、散灰等措施,防止晚霜危害。四要抓好后期管理。適時消滅病蟲,確保豐產豐收。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2樓
電話: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址:http://www.hdtp.net.cn/ 浙ICP備09083614號-53 技術支持:農業儀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