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系統的"特種部隊":甘肅軍糧供應工作側記
長期以來,全省糧食系統軍糧供應部門始終堅持“以兵為本”的服務宗旨,緊緊圍繞提升軍糧綜合保障能力,以構建“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全天候、全方位軍糧保障體系為目標,嚴格執行國家軍糧供應政策,不斷完善應急保障機制,為部隊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提供了堅強的糧秣保障。
統籌調度 確保軍糧供應量足質優
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如何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軍糧籌措配送機制,提高籌措組織和保障能力,確保任何條件下軍糧供應數量足、質量高、品種全,是當前軍糧供應工作的核心任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充足糧源是“先行”的前提。全省軍糧供應部門根據我省糧食生產和駐甘部隊糧油供應實際,采取大米全省統一籌措、面粉市級籌措的方法,建立起了穩定暢通的市場糧油籌措網絡,有效保障了軍供糧源。“在軍供大米籌措中,省軍糧配送服務中心加強與品牌信譽好、加工能力強、合作時間長、運輸速度快的省內外大型糧食生產、購銷企業的產銷協作關系,分期分批采購調進。在此基礎上,協商確定跨省應急加工企業,以便在市場變化或緊急狀態下能夠優先保證我省所需大米的供應。在軍供面粉籌措中,我們積極推行以市為主、區域統籌的辦法,嚴格資質評審,在全省確立10家重點軍供面粉定點加工企業,并列入應急預案,做到調度靈敏,監管嚴格,為部隊提供數量足、品質好的面粉。實踐證明,這種統分結合的籌措機制既順應市場經濟規律,保證了平時部隊正常糧油供應,又兼顧各地的管理實際,為應急軍糧保障奠定堅實基礎。”省糧食局軍糧配送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合理調度是“先行”的保證。全省軍糧供應部門堅持統籌全局,兼顧各方,靈活機動的調配方式,使軍糧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一是把握配送進度。及時全面分析各軍供站點全年及分時段需求數量,制定合理配送計劃,按需分期分批配送,這是軍糧供應的基本方法。在保障供應的同時,及時掌握實際銷售情況,適時調整配送數量,既能及時足量保證日常及應急糧油供應,又避免了超期糧油“服役”。二是掌握地區平衡。在日常供應中,各地區的糧油品種、數量等配送相對穩定,但在部隊執行特殊任務的動態配送中,就要求迅速掌握需求信息,加大區域化、組織化統籌調配,保證軍供糧油隨時調得出、供得上。“3·14”事件發生后,武警部隊迅速進駐甘南執行維穩任務,省糧食局在收到訊息的當天安排省軍糧配送服務中心向甘南調運40噸軍供大米,并根據甘南州軍糧庫存情況,與州糧食局協商確定了各縣軍糧最低庫存標準,增強了軍糧保障能力。“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后,糧食部門立即購進優質大米600噸,及時補充了蘭州、臨夏等市州的軍糧周轉庫存,為搶險救災部隊提供了充足的糧源。三是增加軍糧應急儲備。軍糧部門在緊急需求、價格波動、運力緊張的時期,及時加大糧油調入量,在蘭州及市州骨干軍供站建立一定的成品糧油應急庫存,確保了特殊時期尤其是突發應急事態下軍供糧油不出任何問題。
應急保障 當好“鐵軍”的“鐵后勤”
“執行緊急任務的部隊大多是快速機動,對他們的保障比平時的供應要求更高,保障過程是迅速的、動態的、連續的、特殊的,這就要求軍糧供應部門在應急供應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確保無論部隊走到哪里都要供到哪里,需要什么品種就能提供什么品種。”省糧食局軍糧配送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多年的軍糧供應實踐中,全省軍糧供應部門逐步探索出了定點保障、伴隨保障、聯合保障及各種保障方式相結合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定點保障是常規軍糧保障的主要形式。既適應于日常供應,也能保障一定的應急需求。在“礪劍-2007”軍事演習中,張掖市糧食部門及時在戈壁灘設立野戰軍糧供應站,在歷時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始終堅持送糧到軍營,累計行程1萬多公里,圓滿完成了參演部隊的大米、面粉、蔬菜及肉禽蛋等主副食品保障任務。省軍糧配送服務中心根據參演部隊行動特點和演習地區溫度高、沙塵大的環境特征,專門籌措調配了一批精制小包裝糧油,滿足了野戰軍供的需要。
伴隨保障是最常見的應急軍糧保障手段之一。在維穩保障工作中,全省軍糧供應部門切實加強與執行任務部隊的通信聯系,隨時滿足部隊要求,籌措約定品種、數量及規格的主副食品種,進行伴隨保障,做到了“部隊戰斗到哪里,軍糧供應就保障到哪里”。在2008年3月下旬,駐甘某武警部隊赴西藏執行維穩任務,當地軍糧站工作人員無條件承擔起了赴藏部隊軍糧和其他軍用物資的伴隨保障任務。他們克服高原缺氧、氣候無常等諸多困難,跨戈壁、越高原行程2600多公里,先后兩次遠赴高原藏區進行伴隨保障。當送糧車隊到達時,部隊列隊歡迎,該部隊軍需科長動情地說:“千里戈壁隔不斷濃濃的擁軍情,雪域高原擋不住為軍服務的赤誠心,有這樣堅強的糧秣保障,人民軍隊將無往而不勝。”
在應急狀態下,還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協同調配幾個市州乃至全省的軍供力量,全方位、不間斷、大跨度滿足部隊行動的需要。例如“5·12”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因隴南地處偏遠,山大溝深,軍供力量相對薄弱,加之供應設施嚴重受損,蘭州、天水等市軍糧供應部門多次遠赴隴南文縣救災第一線進行伴隨保障,為救災部隊提供了必要的糧油及副食品應急補給。
強基固本 努力提升軍糧保障服務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健全的軍供網點和高素質的軍供隊伍是做好軍糧供應的根本保證。近年來,我省軍糧供應網點建設及供應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軍供隊伍自身素質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應對復雜環境保障軍糧供應的能力不斷提高,機動、靈活、高效的軍糧應急供應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我省東西狹長,且沙漠、戈壁,山地、高原交錯,駐甘部隊駐地分散,軍糧供應任務艱巨。針對這一實際,全省糧食部門在詳細分析駐軍情況、供應數量的基礎上,按照“少站點、大網絡、寬輻射”、“精簡、效能、方便部隊”的原則,對軍糧供應站點進行集并與調整,有計劃地扶持了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骨干軍供企業,形成了從省級到市州級大輻射、市級到各縣市區級小輻射的格局,確保了供應網點布局合理、供應及時、高效精干。經過幾年的努力,全省軍糧供應網絡的整體保障優勢越來越明顯,特別在應急軍糧供應中,無論是骨干供應站點,還是地處偏遠的代供點,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另外,2009年4月,省糧食局又撥付資金232萬元,為我省20個主要軍糧供應站點購置配備了軍糧配送專用車輛,進一步增強了應急保障運輸能力。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建立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軍糧供應隊伍是做好軍糧保障的先決條件。全省糧食部門始終把抓好軍糧供應隊伍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一是通過組織干部職工參加國家糧食局舉辦的各類軍糧業務培訓班,系統學習軍糧供應與管理知識、糧食經濟理論、軍糧財務、軍用購糧卡等相關知識,有力推動了軍糧供應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二是各市州結合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擇優選拔了一批有專長、會管理的軍供業務人員,充實到各級軍供單位,發揮骨干作用。三是結合全省應急維穩和突發事件時期的軍糧供應工作,在軍供系統開展評先選優活動,從而塑造了一支有經驗、能戰斗、講團結、肯奉獻的軍供骨干隊伍,有力保證了軍糧日常供應及應急保障機制的高效運轉。
“5·12”特大地震災害中,蘭州市軍糧中心干部職工加班加點籌措物資,主任帶隊冒險第一時間將保障物資運送到了災情最重的文縣抗震一線。“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后,災區的軍供人員晝夜堅守在臨時搭建的供應點,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舍小家、顧大家,始終奮戰在供應第一線。
糧食系統軍糧供應職工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和一腔熱情,贏得了部隊官兵的廣泛贊譽,被親切的稱之為“不穿軍裝的后勤兵”。僅2010年,全省軍糧供應部門就有6個單位被國家糧食局、財政部、總后勤部評為全國軍糧供應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有4人被評為全國軍糧供應管理工作先進個人,有5個單位和5名個人受到了蘭州軍區、省人民政府的通報表彰。
采訪雖然結束了,但糧食部門在軍糧日常供應和應急保障中的這些鮮為人知的工作和事例卻深深地感動著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