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說到底是道德問題
來源: 類別:行業資訊 更新時間:2010-09-14 閱讀次
大家總是對添加劑有所擔憂,認為可能會怎么樣。實際上,按照法規合理地使用添加劑,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資料顯示,目前,97%的加工食品都含有添加劑,添加劑的種類也達到了2300多種。添加劑的使用會危害公眾安全嗎?一種物質又如何成為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如何監管?
就這些問題,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霍軍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近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專家坦言,正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在安全上完全可以放心;但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現象,在監管上存在難度。
含致癌成分不能做添加劑
新京報:食品添加劑有數千種,都是如何被認定的?
霍軍生:在我國,一種物質列入食品添加劑名單,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評估,安全性評估是首要內容。
評估中要分析各國的法規和應用情況,分析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技術評估資料和推薦意見;考察傳統食用習慣,是否曾有不良反應報告等。
新京報:比如亞硝酸鹽、“面粉增白劑”成為食品添加劑之前,都做了安全性評估嗎?
霍軍生:是的。
新京報:其他國家已經使用的添加劑,在我國是不是就不需要做任何評估了?
霍軍生:不是。進入我國食品添加劑名單,必須經過專家委員會評審。比如蘇丹紅,雖然有其他國家在用,但是在我國沒有進入添加劑名單,使用就屬于非法。
新京報:通行的添加劑的安全評估是如何進行的?
霍軍生:一是全球通用的動物毒理學實驗。如果在實驗中如發現存在安全問題,基本就否定了這種物質作為添加劑應用的可能性。
二是人群資料。有些傳統上用于食品添加劑的物質,后來發現對人體有不良作用,也會被停用。
新京報:毒理學實驗過程是什么樣的?
霍軍生:主要是觀測該物質一些系列安全性指標,如半致死劑量、致突變、致畸、遺傳毒性、致癌以及喂養后身體及體內生化指標的狀況等。
新京報:這里面出現多少種問題,就可以把這個物質否掉?
霍軍生:出現一個都不行。
新京報:經常看到有報道說,長期攝入食品添加劑會致癌,還有的說,天然食品添加劑比化學合成的要安全,是這樣嗎?
霍軍生:無論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食品添加劑,都不可能具有致癌性。含有致癌性的化學合成物質或是天然提取物質,都不能用做食品添加劑。
另外,這里希望給大家澄清一個概念,天然不等于安全,其實最具毒性的毒素大都是天然的,如河豚毒素、黃曲霉毒素等。
正常使用添加劑不會有危害
新京報:有人說,每個人一天會吃上百種添加劑,你覺得夸張嗎?
霍軍生:沒有具體統計過,但只要食用加工食品,吃到食品添加劑是正常的。比如,喝飲料,就會吃到色素、香精香料和防腐劑。
新京報:這對身體有危害嗎?
霍軍生:這應該依據觀察數據來評估,而不是空談。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還是由非法添加物引起的,而不是食品添加劑。按照國家標準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劑,是不會有危害的。
新京報: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限量是怎么制定的?
霍軍生:要通過試驗觀測,得到該物質的最大無作用劑量、最小有作用劑量。
在最大無作用劑量的基礎上,考慮除以一個安全系數,作為該物質的最高使用限量。
新京報: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中,一般選擇多大的系數?
霍軍生:一般為100或200。舉個例子,假定某物質最大無作用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00mg,綜合考慮設定安全系數為100,則該物質的添加劑量最高不應超過每天每公斤體重1mg。
新京報:但是不同食品中有相同的添加劑,或者人每天會吃不同種類的食品添加劑,這種積累會不會影響健康?
霍軍生:專家在做技術評估時,都慮了食品添加劑累加性的問題。累加性也是食品添加劑技術管理的核心內容。
新京報:那為什么有的國家規定的安全用量卻不一樣?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歐盟標準,就比我國的一些添加劑的量要低?
何計國:比如有些添加劑安全量是1,但是有些國家規定只能加到0.5。有的還會把這當做技術壁壘,保護自己國家的產業。比如為什么不進口中國食品呢?他們就會說,因為你不符合我們的規定。其實超過他們的規定未必有安全問題,關鍵要看超多少。
小企業濫用添加劑監管難
新京報:實際上,一些添加劑存在被濫用的情況,比如防腐劑。
何計國:濫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超過規定使用量,一種是超過了使用范圍。但是,我也沒有看到超范圍或者超量導致吃出問題的報道。
陳君石:在現階段濫用并不少見,但也不是普遍現象。雖然不合規定,不過,從安全性來講似乎不是太大的問題。
新京報:為什么會濫用呢?
何計國:一是生產者不懂,沒有按照規定添加。還有的是因為食物原料變質,生產者通過香精、調味劑來改變形態,掩蓋原來的缺陷,這也是不允許的;還有就是加工環境有缺陷,比如原料是新鮮的,但是加工環境不合格,就多加了防腐劑。
新京報:如何保證小的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超過限定值?
霍軍生:非常難。添加劑檢查起來對國家和企業都是非常難的,而且如果幾千種都檢查,成本會非常大。
此外,有些企業添加劑超標是無意識的。比如面粉企業是按量加的增白劑,但是制造增白劑的企業,已經在溶劑中多加了。
這是一個質量鏈,所以,食品添加劑說到底是一個道德問題。
新京報:那執法部門如何在監督這種情況?
何計國:這個真沒法查。
現在食品真正出問題,往往是出在非法添加物,即不在名錄非食品添加劑,比如蘇丹紅、吊白塊、三聚氰胺。
新京報:不能從制度設計上避免非法添加物嗎?
何計國:不能。大街上隨便看到一個人,你知道他就會犯罪嗎?除非他拿刀子捅人,實施犯罪行為,你才能去查。
新京報:你的意思是只有出了事兒才能去查。比如“毒奶粉”的事情,出了“結石寶寶”才能去查。
何計國:是的。
新京報:這樣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何計國:很多情況下是這樣的。當然還有幾種情況可以查出非法添加物,一種是對過去曾經發生過非法添加的現象進行檢查;一種是通過舉報進行檢查。
新京報:非法添加物就不能靠監管解決了嗎?
何計國:這絕不是單純靠監管就能解決的問題。從短期手段而言,我認為應該實施購買、使用都登記備案,使這些物質不能流入非法食品加工者手里。對違法使用者實施重罰,使他們不敢用。
長久的辦法則是提高食品加工企業的覺悟。
新京報:隨便一種物質添加到食品中,能查出來嗎?
霍軍生:這分兩種情況,一是經濟摻偽,其目的在于獲取經濟利益,所以比較容易查。比如蛋白含量是奶的重要技術指標,為了少加奶但是蛋白含量又能達到要求,有人就會加入含氮量高的東西。往這個方向檢查,就容易查出非法添加物。
另外一種,如果毫無目的向食品中加入一些物質,檢測出來就非常困難。
當然,非目的行為的摻偽其實是很少的。
現代食品工業離不開添加劑
新京報:消費者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怎么了解哪些是添加劑呢?
霍軍生:我國食品標簽法規和標準要求,食品包裝上要標明所使用的所有輔料和添加劑。拿到一個包裝食品,大家可以認真看一下配料表。
如果分不清配料表中哪些是食物輔料、哪些是添加劑,也可以根據經驗來判斷。添加劑多為化學名稱,如苯甲酸鈉等,食物輔料則為大家熟悉的物質名稱,如植物油、白糖等。
當然,這種判斷也不是絕對的,有些配料表標明的是香精,香料,雖然不是化學名稱,其實也是食品添加劑。
新京報:有種感覺,食品添加劑是為了讓食品看上去更誘人,才制造出來的。
霍軍生:可以這么說。現實生活中,真給你榨了一杯果汁,放置一定時間后,顏色變了,里面的細菌和真菌迅速生長,你還會喝嗎?添加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的產品大都是工業化生產的,已經很難在回到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階段了。所以有句話說,現代食品工業離不開食品添加劑。
新京報:加了食品添加劑的飲料,營養、安全性和鮮榨的是一樣的?
霍軍生:大家總是對加了添加劑有所擔憂,認為可能會怎么樣。實際上,按照法規合理地使用添加劑,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新京報:但是,現在很多食品開始把“無添加”作為賣點。
霍軍生:是的。事實上許多人對由于現代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非常擔憂,所以崇尚自然、綠色和有機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一些企業看到了這一趨勢,把無添加作為市場營銷的手段。
對于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行為一定要嚴打。如果因為食品有了添加劑就發問“我們現在還能吃什么?”確實有些危言聳聽。
資料顯示,目前,97%的加工食品都含有添加劑,添加劑的種類也達到了2300多種。添加劑的使用會危害公眾安全嗎?一種物質又如何成為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如何監管?
就這些問題,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霍軍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近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專家坦言,正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在安全上完全可以放心;但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現象,在監管上存在難度。
含致癌成分不能做添加劑
新京報:食品添加劑有數千種,都是如何被認定的?
霍軍生:在我國,一種物質列入食品添加劑名單,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評估,安全性評估是首要內容。
評估中要分析各國的法規和應用情況,分析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技術評估資料和推薦意見;考察傳統食用習慣,是否曾有不良反應報告等。
新京報:比如亞硝酸鹽、“面粉增白劑”成為食品添加劑之前,都做了安全性評估嗎?
霍軍生:是的。
新京報:其他國家已經使用的添加劑,在我國是不是就不需要做任何評估了?
霍軍生:不是。進入我國食品添加劑名單,必須經過專家委員會評審。比如蘇丹紅,雖然有其他國家在用,但是在我國沒有進入添加劑名單,使用就屬于非法。
新京報:通行的添加劑的安全評估是如何進行的?
霍軍生:一是全球通用的動物毒理學實驗。如果在實驗中如發現存在安全問題,基本就否定了這種物質作為添加劑應用的可能性。
二是人群資料。有些傳統上用于食品添加劑的物質,后來發現對人體有不良作用,也會被停用。
新京報:毒理學實驗過程是什么樣的?
霍軍生:主要是觀測該物質一些系列安全性指標,如半致死劑量、致突變、致畸、遺傳毒性、致癌以及喂養后身體及體內生化指標的狀況等。
新京報:這里面出現多少種問題,就可以把這個物質否掉?
霍軍生:出現一個都不行。
新京報:經常看到有報道說,長期攝入食品添加劑會致癌,還有的說,天然食品添加劑比化學合成的要安全,是這樣嗎?
霍軍生:無論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食品添加劑,都不可能具有致癌性。含有致癌性的化學合成物質或是天然提取物質,都不能用做食品添加劑。
另外,這里希望給大家澄清一個概念,天然不等于安全,其實最具毒性的毒素大都是天然的,如河豚毒素、黃曲霉毒素等。
正常使用添加劑不會有危害
新京報:有人說,每個人一天會吃上百種添加劑,你覺得夸張嗎?
霍軍生:沒有具體統計過,但只要食用加工食品,吃到食品添加劑是正常的。比如,喝飲料,就會吃到色素、香精香料和防腐劑。
新京報:這對身體有危害嗎?
霍軍生:這應該依據觀察數據來評估,而不是空談。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還是由非法添加物引起的,而不是食品添加劑。按照國家標準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劑,是不會有危害的。
新京報: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限量是怎么制定的?
霍軍生:要通過試驗觀測,得到該物質的最大無作用劑量、最小有作用劑量。
在最大無作用劑量的基礎上,考慮除以一個安全系數,作為該物質的最高使用限量。
新京報: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中,一般選擇多大的系數?
霍軍生:一般為100或200。舉個例子,假定某物質最大無作用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00mg,綜合考慮設定安全系數為100,則該物質的添加劑量最高不應超過每天每公斤體重1mg。
新京報:但是不同食品中有相同的添加劑,或者人每天會吃不同種類的食品添加劑,這種積累會不會影響健康?
霍軍生:專家在做技術評估時,都慮了食品添加劑累加性的問題。累加性也是食品添加劑技術管理的核心內容。
新京報:那為什么有的國家規定的安全用量卻不一樣?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歐盟標準,就比我國的一些添加劑的量要低?
何計國:比如有些添加劑安全量是1,但是有些國家規定只能加到0.5。有的還會把這當做技術壁壘,保護自己國家的產業。比如為什么不進口中國食品呢?他們就會說,因為你不符合我們的規定。其實超過他們的規定未必有安全問題,關鍵要看超多少。
小企業濫用添加劑監管難
新京報:實際上,一些添加劑存在被濫用的情況,比如防腐劑。
何計國:濫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超過規定使用量,一種是超過了使用范圍。但是,我也沒有看到超范圍或者超量導致吃出問題的報道。
陳君石:在現階段濫用并不少見,但也不是普遍現象。雖然不合規定,不過,從安全性來講似乎不是太大的問題。
新京報:為什么會濫用呢?
何計國:一是生產者不懂,沒有按照規定添加。還有的是因為食物原料變質,生產者通過香精、調味劑來改變形態,掩蓋原來的缺陷,這也是不允許的;還有就是加工環境有缺陷,比如原料是新鮮的,但是加工環境不合格,就多加了防腐劑。
新京報:如何保證小的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超過限定值?
霍軍生:非常難。添加劑檢查起來對國家和企業都是非常難的,而且如果幾千種都檢查,成本會非常大。
此外,有些企業添加劑超標是無意識的。比如面粉企業是按量加的增白劑,但是制造增白劑的企業,已經在溶劑中多加了。
這是一個質量鏈,所以,食品添加劑說到底是一個道德問題。
新京報:那執法部門如何在監督這種情況?
何計國:這個真沒法查。
現在食品真正出問題,往往是出在非法添加物,即不在名錄非食品添加劑,比如蘇丹紅、吊白塊、三聚氰胺。
新京報:不能從制度設計上避免非法添加物嗎?
何計國:不能。大街上隨便看到一個人,你知道他就會犯罪嗎?除非他拿刀子捅人,實施犯罪行為,你才能去查。
新京報:你的意思是只有出了事兒才能去查。比如“毒奶粉”的事情,出了“結石寶寶”才能去查。
何計國:是的。
新京報:這樣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何計國:很多情況下是這樣的。當然還有幾種情況可以查出非法添加物,一種是對過去曾經發生過非法添加的現象進行檢查;一種是通過舉報進行檢查。
新京報:非法添加物就不能靠監管解決了嗎?
何計國:這絕不是單純靠監管就能解決的問題。從短期手段而言,我認為應該實施購買、使用都登記備案,使這些物質不能流入非法食品加工者手里。對違法使用者實施重罰,使他們不敢用。
長久的辦法則是提高食品加工企業的覺悟。
新京報:隨便一種物質添加到食品中,能查出來嗎?
霍軍生:這分兩種情況,一是經濟摻偽,其目的在于獲取經濟利益,所以比較容易查。比如蛋白含量是奶的重要技術指標,為了少加奶但是蛋白含量又能達到要求,有人就會加入含氮量高的東西。往這個方向檢查,就容易查出非法添加物。
另外一種,如果毫無目的向食品中加入一些物質,檢測出來就非常困難。
當然,非目的行為的摻偽其實是很少的。
現代食品工業離不開添加劑
新京報:消費者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怎么了解哪些是添加劑呢?
霍軍生:我國食品標簽法規和標準要求,食品包裝上要標明所使用的所有輔料和添加劑。拿到一個包裝食品,大家可以認真看一下配料表。
如果分不清配料表中哪些是食物輔料、哪些是添加劑,也可以根據經驗來判斷。添加劑多為化學名稱,如苯甲酸鈉等,食物輔料則為大家熟悉的物質名稱,如植物油、白糖等。
當然,這種判斷也不是絕對的,有些配料表標明的是香精,香料,雖然不是化學名稱,其實也是食品添加劑。
新京報:有種感覺,食品添加劑是為了讓食品看上去更誘人,才制造出來的。
霍軍生:可以這么說。現實生活中,真給你榨了一杯果汁,放置一定時間后,顏色變了,里面的細菌和真菌迅速生長,你還會喝嗎?添加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的產品大都是工業化生產的,已經很難在回到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階段了。所以有句話說,現代食品工業離不開食品添加劑。
新京報:加了食品添加劑的飲料,營養、安全性和鮮榨的是一樣的?
霍軍生:大家總是對加了添加劑有所擔憂,認為可能會怎么樣。實際上,按照法規合理地使用添加劑,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新京報:但是,現在很多食品開始把“無添加”作為賣點。
霍軍生:是的。事實上許多人對由于現代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非常擔憂,所以崇尚自然、綠色和有機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一些企業看到了這一趨勢,把無添加作為市場營銷的手段。
對于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行為一定要嚴打。如果因為食品有了添加劑就發問“我們現在還能吃什么?”確實有些危言聳聽。
下一篇:棗陽市質監局開展月餅市場檢查
上一篇:廊坊市特一粉、標一粉價格微漲
產品分類
/ Product List
技術文章
/ Technic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