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防治措施
玉米灰斑病的病害在我國東北、華北以及西南普遍發生,局部地區已經造成了嚴重危害。
玉米灰斑病主要發生在玉米成株期的葉片上,也浸染葉鞘和苞葉。在華北及遼寧省,一般7月上中旬開始發病,8月中旬到9月上旬為發病高峰期。病斑初期為水漬狀淡褐色的斑點,有褪綠的暈圈,以后沿葉脈方向擴展為長條斑或呈矩形,病斑灰褐色,后期病斑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病斑雖然只有幾毫米寬,0.5~30毫米長,但連片后也能讓葉片枯死。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可產生灰黑色霉層,散出傳播病害的分生孢子。
玉米灰斑病是一種真菌病害,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稈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始浸染源。該病較適宜在溫暖濕潤和霧日較多的地區發生。而連作和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是該病逐年流行的重要原因。
防治灰斑病的方法類似于其他葉斑病。首先要注意推廣種植抗病品種,特別是兼抗幾種葉斑病的優良品種。其次是在玉米收獲后,清除田間的秸稈,耕翻滅茬。以減少來年的菌源。第三是合理密植、澆水和施肥,使植株健壯,提高抗病能力。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因此,在施肥前提下要監測作物的養分含量以確定施肥量,推廣使用土壤養分測定儀。最后是在灰斑病發病初期及時采用藥劑防治。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丙環唑10克/畝兌水45~60公斤噴霧,也可以使用甲基硫菌靈、福美甲胂、代森錳鋅等藥劑,間隔10天防治一次。
此外,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保證單株營養面積,加強田間管理,改善玉米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等農業栽培措施來防止。